小寒過后天氣一天比一天寒冷,體質虛弱的人很容易感受寒邪而患病,如感冒、手腳冰涼、關節炎等等。
此時多吃一些暖身食物,可以起到驅寒、溫暖全身的作用。
吃對食物身體暖
核桃
核桃仁富含磷脂和維生素E,具有增強細胞活性、促進造血功能、增進食欲等功效,對提高身體御寒能力大有益處。
胡蘿卜
胡蘿卜能夠增強體力和免疫力,激活內臟功能和血液運行,從而達到調理內臟、暖身、滋養的功效。
羊肉
羊肉有補腎壯陽、溫補氣血、開胃健脾的功效,冬天吃羊肉,既能抵御風寒,又可滋補身體。羊肉最好是燉著吃,易于消化。
韭菜
韭菜又名起陽草,味甘、性溫,能補腎助陽,溫中開胃,降逆氣,散淤等。韭菜用來炒食或做餡都很適宜。
糯米
糯米味甘、性溫,吃后能補養人體氣血,滋養脾胃。脾胃溫暖后,人體氣血順暢,就會周身發熱,起到御寒的作用。
需注意的是,糯米比普通米飯難消化,熱量也比較高,所以一次不宜多吃。
海帶
海帶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,而碘元素有助于甲狀腺激素的合成,具有產熱效應。
因其可以加快組織細胞的氧化過程,提高人體基礎代謝,并使皮膚血流加快,所以能改善怕冷癥狀。
紅糖水
紅糖有“東方巧克力”的美譽,其好處在于“溫而補之,溫而通之,溫而散之”,具有化淤散寒、暖胃健脾、緩解疼痛的功效。
需注意,煮過的紅糖水比直接用熱水沖泡的更易吸收、效果更好。
黑芝麻
黑芝麻具有補肝腎、潤五臟的作用,更有烏發養顏的功效。這類黑色食物能迅速補充熱量、防感冒,冬季必不可少。
熟梨
這是因為梨具有潤肺清熱、養陰生津等作用。對于燥熱咳嗽型患者熟吃梨還能增加止咳的效果。
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補藥
小寒是進補的最佳時間,想要進補得宜,辨明體質很重要!
根據中醫辨證的原則,虛證大致可分為氣虛、血虛、陰虛、陽虛等四個方面,相應的進補方法有益氣、養血、滋陰、助陽。
氣虛吃牛肉
氣虛者常表現為面色白、氣短乏力、出虛汗,容易感冒、易疲倦、精神食欲差等。
食譜:黃芪牛肉湯
將黃芪、黨參各12克洗凈,放在雙層紗布袋內封住口做成中藥包;牛肉洗凈切塊煮去血水,與中藥包和姜、蔥大火煮開,撇去浮沫;加料酒,小火燉兩小時;最后加入少許鹽和胡椒粉即可。
血虛吃阿膠
血虛者多見面色無華、頭暈心慌、口唇蒼白、婦女月經量少,手足發麻、皮膚干燥等。
食譜:雞絲阿膠湯
取100克雞脯肉洗凈切絲;80克阿膠切小塊,放沸水鍋內隔水蒸化;10克生姜去皮切片;將處理后的雞肉絲、阿膠、姜片及1000克鮮牛奶同放燉盅內,蓋上盅蓋;隔水燉1小時,取出,加入2克精鹽調味即成。
陰虛用沙參
陰虛者多有口干咽燥、潮熱盜汗,心煩急躁、眩暈耳鳴、兩目干澀、遺精、大便燥結等表現。
食譜:沙參老鴨湯
取老鴨一只,剁塊,焯水,油鍋爆炒入料酒,炒出香味,將浸泡好的沙參,入凈布包起,放入沙鍋內同老鴨一同小火微煲,直至酥軟,加入調料上桌即可食之。
陽虛喝羊湯
陽虛者多見四肢冰冷畏寒、精神不振、大便溏泄、性欲減退、陽痿遺精、夜尿頻多等表現。
食譜:生姜肉桂羊肉湯
羊肉150克切塊,與30克拍碎的干姜、15克肉桂共燉至肉爛,調入鹽、蔥花、花椒面,趁熱吃肉喝湯即可。
|
相關信息